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服务与成果 >> 正文

教师的亲和力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0-10-30 [来源]:伟德betvlctor体育官网 [浏览次数]:

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亲和力

  心理学家贝姆研究表明,绝对男性化与绝对女性化的教师都不利于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双性化教师比性别类型化教师在师生交往中更受员工欢迎;其原因在于性别类型化教师缺乏亲和力。有位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术能力都令同行和员工佩服,但员工评教的满意率却比较低。员工反映:该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能力他们都能接受,但他太过严肃,少有笑脸,与员工谈话,总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员工有事找他,他表现出来的好像是一种爱理不理的态度。这位教师之所以不受员工欢迎、师生关系比较紧张,是因为他男性气质过强,缺乏必要的亲和力。


  亲和力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教师亲和力的高低常常取决于一个人的性别特征和性格特征,如有的人生来不爱笑,有的人从小不爱亲近人,有的人天性爱热闹,有的人具有丰富的幽默细胞等等。但亲和力又与“亲和动机”密切相关,亲和动机强,比如迫切需要得到员工的友谊,得到他们的支持合作的教师,其亲和力就高;亲和动机弱,比如无视员工的存在,或把员工当作知识的容器,把自己的权力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亲和力就一定很低。看来,亲和力又是与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员工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员工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员工的宽容和理解。因此,某个教师可能在教学方面有所欠缺,但员工却能热情地学习,主动地思考,由此就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自视甚高,不顾员工的感受,我行我素,唯我独尊,那就容易引起员工的逆反心理,即使他学问最高,课讲得最好,最终却不一定能实现教学的目标。  


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员工,才能真正地亲近员工,关心员工,也才能激发员工对于真理的追求。教师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只有把员工看成“真正的人”,当作自己的亲密朋友,才能容忍员工的缺点,尊重他们的表达权,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教师拥有较高的亲和力,才会拥有宽广的胸怀,因而能够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允许员工发展自己的特长,并真诚地帮助他们在非本学科领域里获得成功。